玻璃反應釜為什么具有耐腐性?
玻璃反應釜具有耐腐蝕性,原因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:
材質特性
化學穩定性高:玻璃反應釜用的高硼硅玻璃,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,硅氧鍵的鍵能較高,使得玻璃結構穩定,不容易與大多數常見的酸、堿、鹽類等化學物質發生化學反應。例如,在常溫下,面對像鹽酸、硫酸這樣的強酸,或是氫氧化鈉等強堿,玻璃中的硅氧鍵能堅守結構,抗拒被腐蝕破壞。
成分均勻性:玻璃屬于均質材料,內部各部分的化學成分分布均勻,不存在像金屬材料那樣可能出現的成分偏析,也就沒有易于被腐蝕的薄弱環節。整個釜體無論是內壁還是外層,對腐蝕介質的抵御能力較為一致。
表面性質
光滑表面:玻璃表面極為光滑,腐蝕性物質難以附著、滲透。與金屬表面相比,金屬表面的微觀孔隙、劃痕等缺陷會成為腐蝕起始點,而玻璃沒有這些天然的“藏污納垢”之所,腐蝕介質難以長時間停留、侵蝕。
無電化學活性:腐蝕現象在金屬中常因電化學腐蝕加劇,不同金屬部位形成電極電位差,進而引發電化學反應,加快材料損耗。玻璃不導電,不存在電化學活性,徹底杜絕了電化學腐蝕的發生路徑。
加工工藝助力
高溫燒制與退火:玻璃反應釜在制造時經過高溫燒制,這個過程讓玻璃原料充分融合、致密化,減少內部微小孔隙。后續的退火工藝,又進一步消除玻璃內部的殘余應力,強化了整體結構,使得玻璃在遭遇腐蝕介質沖擊時,更有“韌性”去維持自身完整,抵御腐蝕進程。
